928首页

手机版

微信公众号

您好,欢迎来到928·教育

登 录

注册账号

我的928

网站导航

首页 > 师者> 教学心得 > 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

语文课程性质的历史论争及当代启示

0评论2016年01月18日 16:52

1904年,“中国文学”科目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出现,标志着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。一百多年以来,涉及语文课程性质的论争从未停止。在这一探索过程中,概括来看,有三轮辩论值得我们提要回顾,反思认识。

一、20世纪前期:文与道

第一轮辩论发生在20 世纪前期,论题是“ 文与道”。

中国古代语文教学一直主张“文与道”统一。近代,融入生产劳动、社会生活、一般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发生了“裂变”,出现了修身、读经、辞章、中国文字、中国文学等课程。其教学活动虽都是选读文章,却开始了“文”或“道”的不同侧重,“文与道”的学习有了一定程度的分离。例如,修身、读经的学习重在学习选文内容,重在精神思想教育,专注于“道”的传输与浸润;而辞章、中国文字、中国文学等的学习,却开始注意学习选文形式,注意学习文章及诗词歌赋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方法,“文”的学习受到关注。1909 年,早期著名语文教育专家、教科书编辑沈颐在《论小学校之教授国文》中提出,“宜以实用为归而不必蹈辞章之习”,“授以布帛粟菽之文字而不必语以清庙明堂,则真国民教育之旨也”[1]。即偏重实用性的“文”的学习,这可以看作是语文课程“工具论”的滥觞。

然而,语文教学有着久远的历史,与民族深层意识融为一体,在塑造民族精神、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,国家常常会要求语文教学实现其教化功能。1912 年,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《中学校令施行规则》,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“国文”课,清朝末年“裂变”而出的多门语文课程“聚变”为一,语文课程的学习又重新强调“文与道”的并行。1916 年临时政府颁布《中学校令施行细则》第三条说:“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,能自由发表思想;并使略解高深文字,涵养文学之兴趣,兼以启发其智德。”[2

20 世纪前期,面临异国觊觎和民族危机,为使中国走上独立、富强的振兴之路,有识之士倡导并践行教育救国。1920 年,当国语教育兴起时,蔡元培《在国语讲习所演说词》中又一次强调语文的意识形态意义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:“为什么要有国语?一是对于国外的防御,一是求国内的统一。”[3]语文教学更加偏重于“道”,并引发对于语文教学中“重文轻道”倾向的批评。1922 年,叶圣陶就在《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》中指出:“不明白国文教授之真作用,徒视为形式的教科……由第二种谬误观念,便轻视文字的内容和表出的方法;仿佛学习国文的目的,至能读、能识、能讲、能写为止……所学的又不过是一个形式……儿童对于国文科决不感有兴味,便是谬误的目的,也绝对不能达到。”[4

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勃兴,语文教学对于“道”的偏重又有两类:锐意革新者要求语文教学传播新思想、新文化,稳重继承者要求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思想、传统文化。显然,二者有相同之处——都重“道”,又有不同之点——所承载的内容,即“道”是不同的。二者展开了语文教学应该偏重于怎样的“道”的辩论。在辩论中,“道”被渐渐提升到不适当的高位,“文与道”的矛盾凸显出来。

对于语文教学中“文与道”的关系,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简单地评说“文与道”的孰轻孰重上,而是在积极努力地建设“文与道”的配合关系。1920 年,现代教育家陈启天在《中学国文的问题》一文中提出“中学国文的要旨”应有“正”“副”之别。“正目的”为:(1)要能说普通言语;(2)要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;(3)要能做现代应用文。“副目的”为:(1)启发思想,锻炼心力;(2)要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。[51925 年,现代著名文学家、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在《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》一文中做了更明确的界定:“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:(1)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;(2)‘发展思想,涵育情感’。这两个目的之中,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,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;而从分科的原则上说,前者是主要的;换句话说,我们在实施时,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,且不应分轻重。但在论理上,我们须以前者为主要的。”[6]陈朱“文道统一”主张和“正副(主次)目的”的划分,对于以后的语文课程研究与教学实施影响很大。20 世纪中后期11 份中学语文(包括汉语、文学)课程标准(教学大纲)的教学目标(任务、要求)表述,均可以看到陈朱主张和划分的印记。

“重文轻道”或“重道轻文”都会导致语文教学的失衡。1945 年,叶圣陶先生在《国文教学·序》中,还在批评20 世纪前期语文教学中的两种偏向。如对“重文轻道”的批评:“教材中的一些文章,偏重于教学的技术方面,精神方面谈到的很少。”对“重道轻文”的批评:“五四以来国文科的教学,特别在中学里,专重精神或思想一面,忽略了技术的训练,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,未免失掉了平衡。”[7

二、20世纪中期:工具与思想

第二轮辩论发生在20 世纪中期,论题是“工具与思想”。

1950 年,以语文命名的语文课程教科书面世,《编辑大意》明确表述:“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、说话、阅读、写作四项。”又强调:“无论哪一门功课,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。这个任务,在语文科更显得重要。”[8

1951 日《人民日报》社论指出:“我们的学校无论小学、中学或大学都没有正式的、内容完备的语法课程。我们的干部无论从学校出身的或从工农出身的,都很少受过严格的语文训练。他们常常在正式的文字里,省略了不能省略的主语、谓语、宾语,使句子的意思不明确。他们常常使用组织错误的和不合理的句子。有着这种错误的句子甚至还出现在大量发行的报纸和杂志上。”在社论发表的同一天,《人民日报》开始连载语言学家吕叔湘和朱德熙两位先生合写的《语法修辞讲话》。

语文的命名以及《人民日报》社论和《语法修辞讲话》的发表,在全社会掀起了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法修辞的热潮。《语法修辞讲话》进入语文课堂,在语文教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语文教学也从此有了落实到语言运用的、政治思想统率下的“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”的教学依据、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和教学范式。

然而,“工具性与思想性”的并提和并行看似不偏不倚,对其平衡点的把握却相当困难。一有“风吹”,便见“草动”,打破平衡,出现倾斜。1954 月,政务院发布《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学教育的指示》,强调“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”,很快出现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苗头,语文教学“工具性与思想性”越来越失衡。1957 年“反右”前后,纠正改革偏向,批判白专道路,停止教学实验,批判“三脱离”(脱离政治、脱离实际、脱离劳动),提倡“三结合”,违背教育规律,质量迅速下降。

1959 年,中央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以语文教学为重点,要求各级教育领导部门抓紧语文教学改革,提高教学质量。全国开展了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,《人民日报》《人民教育》《光明日报》《文汇报》等报刊将讨论推向深入。讨论影响很大,涉及当时的许多热点问题,诸如语文和政治的关系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、语文和文学的关系、语文工具的文道关系等。

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经过了两年半的时间,就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。1961 12 日,《文汇报》发表社论《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》,对讨论进行了中期总结。社论指出,“语文,归根结底是一种工具”,“语文教学的任务应是:使学生正确、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,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,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教育与感染,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观点,健康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品德”。

这次大讨论的成果,集中体现在1963 月颁布的《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(草案)》里。大纲明确指出:“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。”并且规定:“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,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,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,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。”同时,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,明确地指出:“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,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。”[9

三、20世纪后期:科学与人文

第三轮辩论发生在20 世纪后期,论题是“科学与人文”。

20 世纪80 年代前后是“科学的春天”,语文教学的科学化问题也受到高度重视。1978 年,教育部同意成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。在1979 年中语会第一届年会上,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30 年语文教学的经验和教训,研究了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科学体系,探讨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和方法。年会提出要求:进一步解放思想,端正思想方法,加强调查研究,搞好语文教学改革;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,必须搞科学化。

叶圣陶、吕叔湘、张志公先生是语文教学科学化主张的积极倡导者。1978 月,张志公与田小琳、黄成稳联名发表《语文教学要大大提高效率——泛论语文教学科学化和进行语文教学科学研究的问题》指出: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学性。[101978 3月,吕叔湘先生在《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》中提出:应该进行科学研究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。[11]叶圣陶先生在《大力研究语文教学,尽快改进语文教学》中提出:要在实践中研究语文教学如何改进,集体研究,集思广益。[12

广大语文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开展了扎实的、建设性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提升。例如,时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的刘佛年教授的“初中语文能力过关”设想,上海于漪老师的“提高语文教学综合效应”、钱梦龙老师的“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”,辽宁欧阳代娜老师的“序列化语文教学”,江苏李吉林老师的“情境教学”,北京宁鸿彬老师的“五步程序教学法”,河北张孝纯老师的“大语文教育”经验总结与升华,以及目标教学的设计、课外学习的衔接、教学模式的构建、评价方式的实施等方面的研究,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。

面对语文教学的发展,上海陈钟梁老师在《是人文主义,还是科学主义》中认为:“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,很可能是科学主义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,指导改革开创一个新局面,以实现语文教学科学的艺术化与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化。”[13]语文教育界越来越重视“人文性”问题。至90 年代中期,上海于漪老师在《弘扬人文,改革弊端——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》中亦给语文教育性质重新定位:“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,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。”[14]同年《文汇报》“教育园地”专栏《关于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对话》中,于老师进一步阐述了她的语文教育性质观:“语文教育不仅应注意语言工具训练,还要贯彻人文教育思想。”“语文教学中工具性、人文性皆重要,不可机械割裂。抽掉人文精神,只是在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,语言文字就因失去灵魂、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,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;脱离语言文字的运用,架空讲人文性,就背离了语文课,步入另一个误区。二者应有机结合,使之相得益彰。”

1995 10 月,江苏董菊初老师在《坚持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》中阐述语文教育研究中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:“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方法论原则有着明显区别,都不能强调过头,过分强调人文精神,便有可能排斥科学理性,导致模糊笼统和神秘主义。所以必须使二者相互交融与结合起来,相互补充与融合。”[15]至20 世纪末,1997 11 月,《北京文学》刊登一组批评语文教育的文章,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等报刊相继转载或开展讨论,作家、文论家、教育学者、文化学者等各界人士纷纷介入,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,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提出了许多意见。

这轮辩论中的一些意见反映到2001 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中,集中体现为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:“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,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,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。”这也是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“三维目标”在语文领域的反映。

四、对三轮辩论的反思认识

我们看到,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的三轮辩论,展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的三轮认识过程。百余年来,三轮辩论看似相同,但每一轮认识其实都有深化,人们不断地接近语文课程性质,不断地完善语文课程目标。第一轮初识语文课程。“文”是书面语言形式,“道”是传统的伦理道德。“文与道”的辩论,确立了语文课程的地位,把“文与道”统一的文章特点移植为语文课程特点。第二轮再认语文课程。“工具”是语言形式,包括书面语言形式,也包括口头语言形式;“思想”主要是现代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思想。“工具与思想”的辩论,丰富和完善着语文课程,把“工具与思想”统一的教学特点作为语文课程特点。第三轮深入辨析语文课程。“科学工具”包括语言形式,也包括工具理性;“人文”包括思想、情感,也包括价值理性。“科学与人文”的辩论,上升到语文课程层次,“工具与人文”统一的一般课程特点成为语文课程特点。

在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深化过程中,我们常常会看到“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”,例如在处理“文与道”的关系、“工具与思想”的关系、“科学与人文”的关系时,往往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。其实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二元对立,是处理不当、人为制造出来的问题。“科学”和“人文”同源于实践,共同反映世界。因此,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都应该体现“科学与人文”的一体化。“科学与人文”的一体化并不等同于“科学与人文”的统一。“统一”指的是课程与教学呈现出的多项目标的统一,它受制于外界因素,缺乏稳定性,在主流意识形态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力作用下,很容易混淆主次目标而破坏“统一”。因此,语文课程曾成为“反修防修的工具”“阶级斗争的工具”,这就是因“思想”目标被凸显而破坏整体的统一。“一体化”指的则是课程与教学中单项目标的多维度:单项目标既是“科学”的,又是“人文”的;“科学”奠基,“人文”导向;“科学的事实理性”促进人文精神的丰富完善,“人文的价值理性”保障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利用。正如新课程中谈三维目标的统一,强调的就是“一体化”,而不是分开之后三个目标的统一;如语文谈工具与人文的统一,指的是“两者自然的结合,在教学中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自然生成”。

2011 年的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重在“语言文字运用”之后,又产生了过于注重言语形式的偏颇。事实上,在语文教学的不同情境中,“形式与内容”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。当课文教学偏重于语言文字积累、知识积累、文化积淀时,语言文字形式是语文课程形式,语言文字内容是语文课程内容;而当课文教学偏重于阅读示例、写作示例、口语交际示例时,语言文字形式转变为语文课程内容,语言文字内容则成为语文课程内容赖以存在的形式。正确分辨语文课程的“形式与内容”,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语文教学中的目标误认,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;可以帮助我们恰当地选择、正确地处理语文课程资源。语文教学中教“教材”还是用“教材”教这一典型问题,可以有更准确的答案:当课文教学偏重于积累积淀,则教“教材”,例如教《正气歌》,主要在于让学生理解诗作体现出的气节与操守,教学重点自然放在教这篇课文本身(当然也会涉及课程资源的拓展);当课文教学偏重于运用示例时,则用“教材”教,例如教《谈骨气》,对于这样一篇运用事例论证概念的典范,教学重点自然放在利用课文学习议论文的写作上。

反思三轮辩论,我们还可以总结经验,调整语文课程研究的方向:突破“文与道”“工具与思想”“科学与人文”“二元对立统一”的思维框架,树立“科学与人文”一体化的观念以整体把握语文课程;区别语文课程和语言文字两个不同的概念,辨析语文课程“形式与内容”的互相转化;既重视外部因素对语文课程的作用,特别是社会发展对语文课程的作用,又要把语文课程研究的侧重点由外部转向内部,转向语用。只有这样,才有可能更加清楚地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,进而推动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体系建设。

 

【来源于:北大语文课程网】

举报 收藏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评论条数: 0条
点评列表
加载更多评论
本文作者

928教育官网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