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28首页

手机版

微信公众号

您好,欢迎来到928·教育

登 录

注册账号

我的928

网站导航

首页 > 师者> 教研活动 > 倾听大自然诗意的声音

倾听大自然诗意的声音

0评论2017年08月24日 11:35


 安晓莉 
 

    教《琵琶行》这篇课文时,导学案上拓展练习设计的是李白的《听蜀僧浚弹琴》这首诗。批改时我发现学生做得并不好,不少学生完全把这首诗的情感理解错了。比如:“为我一挥手”的“一挥手”表现出了什么情感特点?有的说“轻盈”,有的说“蔑视”。更令人费解的是“如听万壑松”,有人说描绘了琴声的悲壮……

    对这样浅显明白的诗句,学生为什么会不理解或理解错误呢?

    课堂上,我问学生,诗中写蜀僧为“我”这个听众有力的挥手弹琴,如同听见什么声音?他们齐答:“万壑松”。我又问:“万壑松”是什么意思呢?许多学生一脸茫然,有几个学生说是山谷里的松林。我反问道,不能是“像听见松林”吧?只能是像听见风吹过松林的声音。大家恍然大悟说,是。我又问,你们知道风吹过松林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吗?常用哪个词来形容呢?他们都沉默了。

    我忽然感到,现在的学生距离大自然是多么遥远啊。我接着说,你们知道“松涛”这个词吗?听到过松涛声吗?他们又茫然地摇摇头。我尽力解释,在山上,风吹过大片松树林的声音就像大海的浪涛声,所以叫“松涛”。这里说“如听万壑松”,就是如同听到千山万壑松涛阵阵,说明琴曲雄浑宏大。说到这,学生都点了点头,但我感觉他们并不一定真懂,可是我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。我觉得,任何解释都不足以替代耳朵听到阵阵松涛的亲身体验。而我很小的时候,就在村庄后面的山坡上听过风吹过松林的声音。我对这句诗的理解和感受高于或多于面前的学生,与这种切身的体验有很大关系。

    原因很清楚了,学生对这首诗之所以产生误解,一是缺乏对古诗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意识,这要靠多读书多积累,没有捷径。二是缺乏现实的体验。这一点更值得我们深思。

    我进而又想到,为什么学生感到古诗词难以理解甚至枯燥乏味,为什么历次考试必出的古诗词鉴赏题失分率很高,乃至为什么古诗鉴赏成了语文高考中一个久攻不下的难点?现实体验的匮乏,对大自然的陌生,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吧。古诗词中的“天籁之音”,在学生那里往往成了读不懂的“天书”。

    古人和大自然是很亲密的,风花雪月,虫鱼鸟兽,无不进入他们的视听。四时感应,物我合一,诉诸于笔端,牵动他们的思绪和情感。李白的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”,王维的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苏轼的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”, 孟浩然的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”,张继的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”……这些学生口头上滚瓜烂熟的诗句,他们看到过其中的景象吗?听到过其中的声音吗?真的会引起他们内心的共鸣吗?

    古人与大自然的亲密程度是今人无法相比的,尤其是整天生活在三点一线的校园中的学生。且不说为了金榜题名而往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高中生,就是初中生和小学生,他们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又有多少呢?周末和节假日或埋头于作业堆中,或奔忙于各类辅导班。即使有点空闲,家长和学校也因安全这个很现实的因素拒绝孩子们出游。

    这些问题也许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,但我想说,作为教师,我们要意识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、关注自然的重要性;作为学生,要有对大自然的基本审美意识和体验。从课内到课外,联系身边熟悉的自然环境资源,尽可能多去观察、描绘自然事物和现象。即使没有太多走进自然的机会,但我们可以拥有一颗感受自然的心灵,一份贴近自然的情怀。这样,我们就会聆听到大自然美妙的“涛声”,就会感受到许多诗意的声音。我想,这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一种方式吧。

    (作者单位系河南省南召现代中学)



来源于语文备课大师

举报 收藏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评论条数: 0条
点评列表
加载更多评论
本文作者

928教育官网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