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28首页

手机版

微信公众号

您好,欢迎来到928·教育

登 录

注册账号

我的928

网站导航

首页 > 家委会> 360行体验 > 古稀船匠

古稀船匠

0评论2017年09月20日 15:14
本网记者体验360行之【239】古稀船匠

体验地点:杭州

体验职业:船匠

松板、纳块、滚筒、腻木……说起这些拗口词汇,大家想必都会有些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”。实际上,这些都是古法手工造船的工艺中的专有名词,也是古法造船艺人口中的“切口”。那么这些传统的船匠今天是否依旧活跃呢,近日,记者来到了杭州骆家庄,走近了一位“古稀船匠”。

从业五十余年的古稀船匠

无论是古朴典雅的乌篷船,还是活泼招展的龙舟,对于老船匠徐金荣来说,都不在话下。

“我16岁的时候就开始跟师傅学习造船和修船了。”今年已经72岁的徐金荣虽然已近年过古稀,但依旧精气十足,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手艺人特有的活力。

“当时学习造船的出发点其实挺简单的,就是因为家里条件辛苦,家里人希望我能跟师傅学一门手艺,养活自己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况,徐金荣依旧记忆犹新,“为什么选择学造船呢,因为当时家附近都是湖塘和溪流,船很‘吃香’,自己也对这块比较感兴趣,没再多想就入了这个门。你看,这一做就是50多年了!”

“那时候船匠可是个热门的行当,每次船匠开始造船或是修船时都会吆喝一声,周边的年轻人都会看热闹似地围上来。”坐在稍显杂乱的工作室里,徐金荣向记者讲起了那时候的故事,“小时候我就看过这些船匠工作,一看就会入迷,后来也就顺理成章加入这个队伍。”

到了60年代,徐金荣正式拜进了师门,然而他却发现,这个行当可不像小时候自己看时那样光鲜。“造船修船的工作每一步都得亲身去做,就拿选材来说,什么船要什么木头,怎样的造型都需要我们亲自去选。”徐金荣说,有的时候,东奔西跑地选材就得花上一个多礼拜。

前些年,徐师傅要帮村里做船,必须找直径在16到20厘米的杉木,在本地了好久都没有合适的木头。

是他去了桐庐,跑去深山里转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,辗转又跑去了临安,天目山的深处寻觅了几日,全是松木,下水后很容易收缩导致漏水,不是很理想。他一不做二不休,找了个车就一路向西几百公里,跑去了一个他自己都不知是哪里的山里面。

“那里几乎没人的,就看到少数几个伐木工,去市区都要差不多一天才能到的地方。”徐师傅回忆道。

“找的木头要够粗,而且必须要带点‘眉毛弯’,也就是要有自然的弧度。”

为了等到合适的木头,徐师傅准备了一些干粮,找了个破房子,在荒无人烟的山里住下了,这一住就是大半个月。

“太潮和太干都是不行的,最好是要自然风干了一年的木头。”徐师傅往往是等一整天,看过好几车木头,才挑出几根能用的。

他说:“好的木头才能做出好的船来,这样的一条船,只要做好保养,可以用两三代人。”

木船,从家用到文化展示

造船的工作大都集中在夏天和秋天,因为夏天炎热、干燥的天气更适合船板吸收油漆和桐油。

“这是一条乌篷船,也是西湖景区里的手划船。”讲制船的种种大致讲过一遍后,徐金荣开始做起活。在徐金荣的手中,锯子与木头“咿咿呀呀”地“合唱”起来,一块块木板被裁成了需要的形状。

徐金荣说,做一艘木船从选材开始,到结底、填缝、内舱制作和上漆有着十多道大工序。

“一艘船就像鱼一样,最重要的,要有坚实的骨架,须先铺好龙骨和底骨。”徐金荣说,“一般来说龙骨需要3块杉木拼凑而成。你看,这两边的木头是水蜡,一艘船有坚实的骨架后,还得安装上水蜡等,这可以保证船在水中的稳定性,防止船乱晃。”

虽然船体已经建造完成,但仍旧不能下水。“船板之间的缝隙容易进水,需要缝隙里塞进麻丝,缝隙较宽的地方,塞进麻绳,外面要抹上桐油。”徐金荣说着,把缝隙全部堵上,再在外面涂上一层桐油。“缝隙堵上之后,一艘船的主体就差不多完成了。”

“现在还有这么多木结构船吗?”趁着徐金荣休息的时候,记者问道。

“比起七八十年代,木结构的船已经少了许多了。”徐金荣说,三四十年前,村里有许多打鱼用的打网船,专门“跑货”的摇船,还有载客的漕舫,船几乎是“日用品”,“到了今天,传统的木船渐渐成了一种文化的展示,比如景区里的摇橹船、手划船和端午时的龙舟。”

“尽管船功用发生了变化,需求量也不像以前那么大了,但工艺的精益求精却是不变的。”说起这门老手艺,老人随和的表情也不觉地严肃起来。

打船是一个苦行当,一定要耐得住寂寞

50多年的打船经历,令徐师傅唏嘘不已:“打船是一个苦行当,一定要耐得住寂寞。”

“我最小的师弟现在也61岁了,他还算是比较年轻的。”在徐师傅的同门里,最后一个拜师入门的也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了。

如果说对于造船这个行当还有什么遗憾的话,徐金荣说,就是没有一个徒弟。“断断续续也会有些感兴趣的年轻人上门询问,但要不就是嫌辛苦坚持不下来,要不就是嫌工资不够高,甚至连能坚持一年的都没有。”

“跟我这辈学做船的现在村里还有3位,都是六七十岁的,其它一些师弟早些年看着大形势不好,纷纷转业成了木匠。”

前些年,徐金荣也尝试鼓励自己的两个儿子学造船,但两人也是兴趣寥寥。

“我年纪大了,也做不了几年了。”徐金荣说,后面两年他们还有一批龙舟需要制造,再之后他可能就会选择回家养老了。

“老来得喜”,就在今年,徐金荣的“西溪漕舫”制作技艺成功申报杭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,他说,这是对船匠的一种肯定。

为什么不选择随波逐流,利用自己的技能找个别的行当?对于这个问题,徐金荣老师傅有着自己的想法。“一直以来,我都给西湖景区和村里做船,成了一种习惯吧,其次我这个人也懒,认准了一件事,干脆就做它一辈子吧。”

记者手记:传承或许得从孩子“抓起”

传统的制船技艺频临失传,这是可以说个全国性的问题。采访中,徐金荣曾想记者透露,造船不仅上手慢,而且苦,在需求量如此小的今天很难吸引别人来学习,即便是感兴趣的人。

的确,在市场主导的今天,船匠很难再重现当年的辉煌。但是,景区依旧需求古色古香的木船,端午节的龙舟也不可能被铁船代替。

如何让小众却又必须的技法传承下来,杭州骆家庄在摸索一条道路——从小培养兴趣。

从去年暑假开始,他们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开设了专门的培训班,讲解“船文化”,并且以绘画、泥塑的形式培养孩子们对船的兴趣。此外,骆家庄还考虑将手工造船引入课堂,让孩子们从基础的木工学起,在一锤一锯之间,体会“船匠精神”。

来源于人民网—浙江频道


举报 收藏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评论条数: 0条
点评列表
加载更多评论
本文作者

928教育官网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