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28首页

手机版

微信公众号

您好,欢迎来到928·教育

登 录

注册账号

我的928

网站导航

首页 > 家委会> 360行体验 > 不老柳编

不老柳编

0评论2017年09月30日 12:08

  • 柳筐耐用,吴梅琴说,这几个柳筐还是她年轻时候编织的。李杰 摄

    柳筐耐用,吴梅琴说,这几个柳筐还是她年轻时候编织的。李杰 摄

体验职业:柳编艺人

体验地点:德清县钟管镇

提起柳编,老一辈人都不陌生,上街买菜提着的柳编篮子、晾晒粮食的柳编簸箕、盛放食物的柳编食盘……这一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是千百年来人们最常见的日用品之一。2008年6月7日,柳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柳枝要经过怎么样的编织才能成为人们的生活用品呢?带着这一疑问,记者来到德清钟管镇,向这里的柳编艺人学习。

耳濡目染的技艺

见到吴梅琴时,她正在一间堆满柳枝等工具的屋子里忙活着。70岁的老人,把屋子打理的井井有条,地上还放了几个据说已经有半个世纪寿命的柳编。记者向她表达了想学柳编的愿望后,吴梅琴欣然应允。

吴梅琴换了干净的鞋子及手套,穿上“工作装”,先选了一批要用的柳条,按照长短顺序摆放整齐,然后才坐下来,开始编织。

吴梅琴操着德清口音告诉记者,她小时候,村里大部分人都会做柳编,那是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:由于分量轻、不易变形、使用寿命长、又能装很多东西,所以下地劳动要背着柳编筐,装东西也要用到柳编笆斗,还可以卖给城里人换钱,怎么能不会呢?

“家里大人们都有事要忙,我也得想办法帮家里干活呀!”在这样人人都会柳编的大环境下,乖巧懂事的吴梅琴从小耳濡目染,跟在奶奶后面有样学样,从帮奶奶捡柳枝开始,一点点学起来。

说是“耳濡目染”,但要想把柳编成为养家糊口的本事,也没那么简单。每根柳枝要怎么储藏、怎么选择,编织的时候怎么排序、怎么使劲儿都充满着学问。如果仅仅“依葫芦画瓢”,可很难学出真本事。

回忆起小时候的往事,吴梅琴停下了手中的活计,眼睛盯着手中的柳条,慢慢地说到:“小时候个子小、力气小,刚开始时,有些柳枝比我个子还高,我就傻傻的跟在奶奶的身后帮她拿着,在她需要的时候递过去。编的时候,手上的力气怎么使可是个技术活,稍微大一点,柳枝就断了。长到10多岁,奶奶才让我正式的学柳编,第一次完整的编织出一个筐,是16岁!”

柳枝“变身”的奥秘

听吴梅琴讲诉着她自幼“学艺”的故事,记者觉得手中的柳枝都仿佛都充满了生命力。

在吴梅琴的记忆中,江南水乡有一道“鱼塘岸边垂杨柳”的靓丽风景。每年农历8月中旬开始就到了村里人收集柳枝的时候了。长长短短的柳枝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收集起来,堆在池塘边,铺上一层稻草,每天浇一遍水,为来年做柳编储备原材料。

待到来年春天,柳枝发芽了,全村人就开始给柳条去皮。“这是柳编的第一步,最好十天左右完成,为了完成这一步,真是争分夺秒呢!”吴梅琴笑着告诉记者她经历过多次的热闹场景。

对柳枝前期的浇水、去皮就是为了让柳枝从干硬到保持一定的湿度、柔韧度,方便在编织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弯折。

吴梅琴会按照粗细、长短把柳枝分为9类,分别摆放。编织时,根据要做的东西的需要取用。

吴梅琴编织时又变得专注,一根根的柳枝在她的手中有序的穿插、归位。不过半小时功夫,几十根柳枝已经被井然有序的排列在了一起。

看着柳枝在吴梅琴的手中如此听话,记者也跃跃欲试。吴梅琴站起来给记者让了位置之后,记者上手的第一根柳枝就因为没把握好力度而折断了,再试,却没办法像吴梅琴那样让柳枝都听话的仅仅挨在一起。

吴梅琴换回到自己做编织的位置,把记者没弄好的几根又重新规整了一下。接下来的编织中,吴梅琴也弄断了几根,她笑着说:“你看,这都是正常的!”

坚守着的老艺人

跟着吴梅琴学编织的过程中,记者还了解到,以前做柳编还要先自己揉搓麻绳,这几年大多都换上了从集市上买来的线绳。吴梅琴还拿出来她“珍藏”着的麻绳给记者看:“其实麻绳更结实一些,但线绳方便省事嘛,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线绳做了。”

吴梅琴告诉记者,随着铁筐、塑料筐、塑料袋等的出现,提着菜篮子上街的人越来越少了。但她做的柳编从来都不愁卖,总是刚做好就有人来买走了。

就在记者跟她学做柳编的时候,还有人过来询问价格,要先预定上一个呢!

“为什么要买这个柳筐呢?”记者询问到。

“耐用啊,一个筐能用几十年!老祖宗留下的东西,不会有错的!”来询问的人乐呵呵的答到。

吴梅琴家的房子很大,但子女们都搬进了城里,她也不再需要靠柳编养家糊口了。可她还是储备了几间屋子的柳枝,有空就做。

在吴梅琴的记忆中,以前村里人都是扎堆做柳编,大家在一起边做边聊天,时间很快就过去了,但现在,村里会做柳编的人越来越少了,年轻人几乎都不会。

吴梅琴想的很开通,她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,她从来不要求子女学做,子女也会怕她辛苦不让她再做了。但哪怕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,吴梅琴还是没有丢掉手中的柳编。

记者手记:守护老手艺就是留住文化的根

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总是随着时空的转移而变换。曾几何时,在很多人的心里,柳编要多土就有多土!因为市场需求的减少,钟管镇会做柳编的人已经寥寥无几。

可喜的是,柳编作为国家级非遗所受到的关注并不少,经过手工艺人的匠心,有许多地方已经把其变成工艺品出口创汇了。

既然如此,为什么还要保留老手艺?直接推广改良后的工艺品不是更好吗?

包括柳编在内的部分老手艺可能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,但它们不光有其“使用功能”,还是一种“文化符号”,它们的存在,历久弥新,提醒着我们历史的演进,展示着文化的多样性,让我们既能看到“流”,也能知道“源”。

如果有一天,再也没有人会老手艺,大家只能从视频或者图片里去寻觅时,会不会有遗憾呢?

值得庆幸的是,还有许多人关注着老手艺,参与到了老手艺的保护中,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民族文化。


来源于人民网—浙江频道

举报 收藏
分享到:

发表评论

评论条数: 0条
点评列表
加载更多评论
本文作者

928教育官网

今日热门